我校召开期初教科研(教师发展)座谈会
日期:2021-02-24 07:45:28  浏览量:1722

教师是立校之基、强校之源。加快培养一支品能兼备的学术师资队伍,是创建高品质示范高中的基础工程。2020年,我校成功入选江苏省第三批省级教师发展示范基地校,能动学堂好教师团队入围苏州市四有好教师重点培育团队,这既是对我校教师队伍建设的肯定,也是进一步的鞭策。旨在全面摸排学校骨干教师队伍基底,为建设教师专业发展资源库、人才库做好前期准备,重点推进“四有好教师”团队建设和教师发展示范基地校建设,220日,我校教科室(教师发展中心)召开期初教科研暨教师发展座谈会,以骨干教师谈个人专业成长的方式,探讨教师发展新路径,推进骨干教师梯队建设。校骨干教师及新上岗青年教师近30人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由教科室胡汉玺副主任主持。

截至目前,我校骨干教师(区级教坛新秀以上)占比65.7%,吴江区级学科带头人33人,如何让这些老师提升内驱力,登攀新高地,是教科室(教师发展中心)的重要任务。本学期,我校将建立教师专业发展档案库,对每一位骨干教师的教学情况和教科研成果进行全面记录、多维分析、精准把脉、靶向提升,组织专项培训,全面提升我校骨干教师的专业层次。

一方面开展教学骨干教师教科素养拔节行动,实施科研专项提升项目。

“教而不思则罔,思而不教则殆。”工作五年便评上吴江区学科带头人的刘丽华如是说。凭一腔热情教书,用一份真心育人,能让你成为一名好教师,但缺少了前沿理论的输入、理性总结的输出,便无法突破成长瓶颈,成为一名高站位的教师。教师需要有职业生涯成长规划,坚信“不管站在哪个台阶,都有进步的空间”,方能登高望远,看见不一样的风景。

刘培老师回顾自己的成长路径,展望未来的发展前景,反思了教师存在的普遍现象:将自己的职业发展终点设定为高级职称的评定和区级骨干荣誉称号的获得,忽视了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获取需要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常教常新,常学常得。只有抛下“忙”的借口,克服“懒”的真因,怀抱初心,坚守信仰,才能抵达真正的彼岸。

明春老师感慨今天的年轻教师有了更多、更好的发展平台,形成了系列化的丰富活动:专题培训助力成长、读书沙龙交流智慧、基本功比赛丰富经验。他以个人的经历谈论了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把握机会,不退缩、不胆怯,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比赛,认真完成各项任务,努力提炼教学经验,教学教科两手抓,打造自身硬实力。

高站位的教科研成果需要转化为高水平的学科教学质量,教科室(教师发展中心)将开展教科骨干教师考试与命题研究专项行动,定期举行“教科沙龙互动”“学科骨干微讲座”“命题与考试研究表达”等系列化活动,让教科研不停留在云端跳舞,更贴在地面步行。

“不少教师认为教科是形而上的问题,而教学是形而下的,其实两者有密切的关联,就看你如何打破两者间的隔膜。”丛海啸老师认为教科让你站得高,而教学让你站得稳。普通教师的教科研首先是从自身的教学中来,发现教学问题,写作教学后记;其次是从他人的课堂中来,多听课,多比较,以他人的课堂检视自己的教学,总结不足,提炼优点。

沈小青老师回顾了自己参加评优课比赛的经历,认为无论是成功的课例还是失败的课例,都是自我反思的素材。通过对这样的课例的反复打磨、认真研判、不断改进,并记录过程,凝练文字,论文的写作也就水到渠成。但专业表达不是终点,回归课堂才是正道,需要把自己提炼的理论运用于实践,并依据实践完善、改进,才能将教科成果转化为教学实绩。

顾小兵老师将教师的教学与科研比作农人的耕作:坐等收成、懒于施肥除草自然不可取,按时翻地、除草、浇水、施肥,埋头苦干也未必成,只有敏于思索、勤于研究、乐于耕作,才能有更好的收成。懂得紧扣具体问题,寻求解决之道;关注学生的学,也研究教师的教。总之,不能只做勤快型教师,更要做智慧型教师。

胡汉玺副主任就教科室(教师发展中心)的学期计划做了整体部署,教科室(教师发展中心)将重点开展梯队建设、师德讲堂、骨干教师教科素养拔节和考试与命题能力提升四项工作,并做好提升教科管理品味和健全教科体系的四项常规工作。科室其他成员也就各自分管的工作作了相关解读。

最后,由孙杰校长总结发言。他指出,骨干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升是本学期的工作重心,青年教师的成长与发展是今后常态化推进的必备项目,骨干教师要垂身示范,教科教学两不误,带领年轻教师全面发展,构筑我校丰富、丰厚、丰盈的人才库系统。教师需要激发内生动力、强化发展定力、学会科学发力、秉持成长毅力,将教学研究、学科教学内化为教师的一种生活方式,只有这样,个人专业成长才能将步伐迈得更坚实,迈得更轻快。

雪消泥融的春日,道路可能依然泥泞;农历牛年的轻蹄,未等扬鞭已然奋起。“惟日孜孜,无敢逸豫。” 唯有发扬“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的“三牛精神”,才能在牛年砥砺奋进,续写华章。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信箱:63053111@163.com|举报电话:0512-63053111(注:该举报电话为网站所属单位的举报电话)
版权所有 ©江苏省震泽中学.育英网站(2020版)|地址: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庞杨路1750号|总机:0512-63053111
苏ICP备2022047387号